【我與患者的故事】把美好留在人間
時間:2025-05-28點擊數(shù):196次作者:陳輝軍
風(fēng)會記住每一朵花的香,雨會珍藏每一片葉的脈絡(luò),而我們,總會在時光里留下些溫柔的痕跡。那些閃爍著善意的瞬間,沉淀著溫暖的故事,如同星辰墜入人間,終將成為照亮世界的微光。
那是一個燈火通明的大年初四,是我護理工作的第十個年頭。我和前夜班護士照例巡視病房,映入眼簾的是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,不知道姓名,也不知道出生年月,從他單薄抱被下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是個還未滿月的新生嬰兒。更不幸的是,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,法洛氏四聯(lián)癥。出于對他的憐憫,我陪伴在他身邊的時間比其他孩子多,我總是輕輕地?fù)崦?,好像那就是我自己的孩子。但他沒有太多反應(yīng),氣息顯得非常微弱。突然,孩子眼神呆滯,雙手拼命撲騰,掙扎了一會兒,隨即滑落在了床上。我一邊通知值班醫(yī)生,一邊評估他的身體狀況。他突發(fā)心跳呼吸驟停,我們立即啟動新生兒心肺復(fù)蘇急救流程。很可惜,在30分鐘的努力后,我們還是親眼目睹了新生命的凋零。
孩子孤零零地被送往太平間那一刻,我抑制不住內(nèi)心的悲痛,眼淚奪眶而出,任憑它在我的臉頰彌漫。那是對新生命的憐憫,是對孩子的不舍,也是為命運對孩子不公的遺憾。房間做終末消毒時,同房間的新生兒被臨時轉(zhuǎn)到了其他兒科病房。可在那之后,隔壁床張寶寶的爺爺怎么也不愿轉(zhuǎn)回這個“死過人”的房間,覺得會給孩子帶去壞運氣。
臨床護理工作中,我們的工作面臨的不單單是疾病,還有很多突破學(xué)校老師教會我們疾病知識以外的東西,比如各種各樣的病人,形形色色的家屬,還有人情倫理等等。病人不轉(zhuǎn)回原房間意味著床位緊張,新生兒床位沒辦法給兒科患者入住,明天的兒科工作也沒辦法順利開展。面對擺在面前的困頓,我和隔壁床的張爺爺相視而立,我們都很沉默。
我打破了此刻的寧靜,柔聲說道:“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,死亡都是很沉重的。我們都不喜歡‘死’,也害怕談?wù)摗馈?。但在醫(yī)院里,死亡,是最不能避免的?!?
回應(yīng)沉默的是一句強硬的反駁:“反正我們堅決不會轉(zhuǎn)回去?!?
我站在孩子的角度,為他們著想地說“這個是專門給生下來28天內(nèi)的新生兒寶寶住的房間,我們對房間的消毒非常嚴(yán)格。新生寶寶剛生下來,身體各方面的功能發(fā)育還不成熟,抵抗力非常弱,寶寶長時間待在兒科病房,容易受到各種病毒的感染?!彼届o地看著我,仿佛我什么都沒說,依然無動于衷。
我做著最后的努力,動情地說“孩子非常的無辜,他還在襁褓中這么小,就被迫接受命運的殘酷,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,沒有好好感受父愛和母愛,就走了。你要相信他把一切的遺憾和痛苦都帶走了,把所有好的東西留在了這個世界,會給你家孫子帶去祝福和好運的?!?
我抬頭,四目相對之際,我看到了和我一樣泛紅的眼眶。他動容地說:“大半夜的辛苦你一趟又一趟地來和我說這么多。我同意轉(zhuǎn)回去。”
孩子順利轉(zhuǎn)回去,病房恢復(fù)了平靜。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,這次輪到我交接病房。多年過去,腦海中的這段記憶如波濤般一直在我心中洶涌。如今,醫(yī)院大力開展敘事醫(yī)學(xué)和敘事護理工作,我才發(fā)覺原來自己當(dāng)初和患者的溝通也是一種敘事的方式。于我而言,從醫(yī)的意義便在于以凡人之手,寫出世界上最浪漫的詩篇。在敘事詩的世界里,死亡并不意味著結(jié)束,而是為了一個新的開始。
親愛的孩子,你短暫的生命雖如流星般劃過,卻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溫柔的印記。那些陪伴你的時光,那些為你努力的瞬間,都成了我們心中不會褪色的記憶,也更堅定了我們守護健康的決心。如今,我們依舊在崗位上努力著,用專業(yè)和仁愛呵護著每一個生命,讓每個平凡的日子都閃著光。
編輯:顏靈佳 校對:陳輝軍 審核:王文荷 終審:尤國美 吳麗麗